留住根基

发布时间:2019-04-04 点击次数:1115 新闻来源:【本站】

 

* 留住根基

一座城市是否吸引人,是否人家愿来,是否作为人家的旅游目的地,归根结底就是这座城市历史故事的大小多少。

除了有故事,当然还得有实物。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实更是凝固的历史。讲起来才会头头是道,听起来才会津津有味

古老建筑是活生生的实体见证。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群体中可谓自成一体,其历史延源与中国文明史相生相伴,源远流长。建筑所携带的历史信息是真实和价值的命根子。无可比拟。

外国人、外省人到你这儿来观光旅游并不是来看这儿的现代城市,而是来寻找传承和文明,了解这里地域文化的根基,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当地的人文情怀。

标志性建筑并非高楼大厦。看看成都打造的宽窄巷子和锦里的火爆程度就会知道,尽管太多的不尽人意。

曾经,我们向往西方的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和现代化的生活。迫切地想告别旧的生活方式,于是,把古老建筑看成是一个地区贫穷落后的标志,毫不犹豫地进行拆除。

我们已经把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城市拆建的面目全非了,别人还想来吗?

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多么的荒诞愚昧,后悔莫及。本质上和文革时期的“打砸抢”没有什么区别。那时候是以政治为目的,祸国殃民,而后是金钱为目的,同样祸国殃民。无论是为了政治目的还是经济目的,这种做法不仅仅是缺德,而是造孽,是犯罪。

古老建筑保护价值观的成熟,的确需要整个社会达到相当高的文明程度。

我并非在这里口若悬河,自以为是的好像懂好多。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儿。你对古老建筑的不尊重,其实就是对自个儿民族和文化的不尊重,谈何文明。真的是会后悔莫及!

512地震后,在一重灾区我看见一栋非常有特点的受损校舍,我与校长说,希望能保留下来,因为这校舍既有清朝味道,又有民国特点,更有川西民居的风格。校长认为我想赚他加固施工的钱而以拒绝。几年后他找到我痛心的说,佟总,真该听您的,如果那栋房子保留下来,往届学生回来就会触景生情睹物感怀。

另一经历也让我难以忘怀,就是当我完成成都东郊记忆的一栋厂房加固改造时,一白发苍苍的老者带着她的子孙,老泪纵横激动万分讲述着她的过去的经历故事,述说着她的深深情怀。孩子们听着似乎明白了,因为有比较才有感怀,才会明白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 这就更加使得古老建筑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实物。       

让我说其实要说成都拆的最惨的应该是明代皇城仅存的城楼了,就是现在的四川科技馆,前身“万岁展览馆”。我记得清清楚楚。那夜,城楼周围二公里内戒严,用沙袋草袋将其裹的严严实实象座小山,一声巨响,一座一千六百多年的城堡应声倒下!苍天啊!摧毁的不仅仅是座城堡,是历史,文化,传承!

成都皇城是明代藩王府中最富丽的一座。位于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周长2500多米,面积38公顷多,其建筑可与北京故宫媲美。整幢建筑坐北朝南,处处殿阁楼台、金碧辉煌。蜀王府一改过去历代成都城主轴偏心的布局,首次确立正南北的中轴线,从而形成类似北京紫禁城的沿南北中轴线东西相对称的庞大建筑群。虽为王府,它却俨然有皇宫的巍峨气派,故老百姓称之为“皇城”。皇城是北方方正、庄严式建筑格局、南方自由市井式的棋盘街道格局以及鱼脊型胡同的少城格局这三者在一城的巧妙融合。三者协调,形成了二江环抱、三城(少城、皇城、龟城)相套、龟城走向的奇妙城市格局,全国独特。这种兼容性,正体现了蜀文化的奇特。

如果城楼还在………。

文革时期的那种乱世,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言语了。可改革开放之后的盛世。其大拆大建让人匪夷所思。

过去我们造的孽已经过去了,过去就过去了,已经无法挽回。

说这些,我意并非古老旧都得传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城市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希望所生活的环境应具有内在意义和美感,市民对城市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中的建筑必须不断地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城市人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生命与历史。作为一个大城市而言,其存在的文化根基就在于它的个性。我在巴黎、伦敦、罗马、圣彼得堡、耶路撒冷、巴塞罗那等城市无不为在高楼大厦中留存着历史的步履和文化的印痕而感慨。

伦敦与巴黎之所以不同,乃是因为它们的历史不同,文化不同,体现在那些古老建筑上的风格自然也不同。罗马更是避开老城单独建设了一个新城。如今罗马人可以骄傲地告诉游客,你看到的罗马古城仍然保持着它的千年风貌,当年的皇帝们就是在那里建立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相似的地方。

他们落后吗?

对旧建筑的改造更新及周边环境整治反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元素的价值,更怀揣着这座城市的明天与希望。

因为留住了根基!

(2019.4.4西安之行后记)


 

 

上一篇:沙漠之魂

下一篇:古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