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过的老房子

发布时间:2019-05-10 点击次数:1402 新闻来源:【本站】

 

*          火烧过的老房子

阆中,每去一次,感受便真切一次。

不是说我是啥顾问而倍感亲切关照,而是当放慢行走脚步的时候,感受到的是那扑面而来、悠远而厚重的历史气息。

虽为时不长,但每走一步,我似乎感觉都是踩着一个个悠远的故事。

沧桑尽在其中。        

这次除了参加阆中旅馆业协会成立四周年庆典外,应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宋海全副局长之邀,“考察”了两座他想保留下的、极其“破烂不堪”的老房子,拿宋副局长的话来说,要想尽一切办法保持原状。

说“破烂不堪”,还要加定语“极其”,不言而喻,有照为证。就照我这身板儿,一脚下去房子非塌不可,不堪一击。

为啥要保留下来的?

其实我与宋副局长的思路不谋而合。不是所有的老建筑都要保护。只有具有对后人有纪念意义的、对历史有见证意义的才需要保护。但是如此“破烂”,弱不禁风的房子,也就四五十年的历史,价值何在呢?

近几年我对老旧建筑实感兴趣,也与不少“官员”交谈,但象宋副局长这样的,我真的是遇到了第一位。

我们好像相见恨晚。

他对有价值老建筑的现实和未来有着极其深刻的意识,他的价值观绝不是停留在立马的政绩。他讲:“我对老建筑不仅仅是情怀”。

中国建筑流派有:徽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我都有点滴了解,略知一二。川派及川西民居不同于北京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自有其朴实飘逸的风格,轻盈精巧。

就拿阆中市3A级旅游景区天林乡桥亭村这座曾被火烧过老房说吧,看起来面貌全非,弱不禁风,但仔细观摩,宛若百年前模样,亭亭玉立,地域建筑特性体现的几乎完美无缺。

她是座典型的川西民居。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与环境观。对称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立面和平面布局灵活可变,并用檐廊或柱廊来联系各个房间。

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朴素淡雅。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墙有砖墙、土墙、甚至石块(石板)墙、木墙(木板或原木)、竹篱笆墙等。这些就地取用的材料,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十分协调,相映成趣,乡土气息格外浓郁,形成了人与住宅、环境的和谐统一。呈现出一种相互的质感美、自然美,轻盈精巧。       

“是不是按原貌修复一下呢”?我问宋,

“不用,就保持这个样子,保持这种残壁破瓦,保持火烧的模样,因为我们不是用来居住的,我们要用轻钢结构、透明玻璃把她围包起来,当人们走近这座建筑,就会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梦幻般的回到过往,她的故事用不着讲解员就会娓娓道来……”。

宋局如此自信。

“那么安全性和抗震性怎么解决呢”?我问,

“这就是你佟老师应该帮我们解决的了”。

“哈哈……”。

是啊,保护乡村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居,让其成为乡愁的记忆,文化传承的载体,甚至拉动乡村的振兴。沿着这样的思路,有浓浓的文化记忆,让群众有深深的家乡情怀。既留住了乡愁,又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历史的厚重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韵味,老民居所代表的中华本源文化的特质。这种保留带给我们的是感慨与骄傲,这或许便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之一。

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风格各异、风韵犹存的老建筑堪为城乡的“年轮”。保护这些老建筑,说到底是旨在留在饱受沧桑、历经风云的“年轮”。

一边是现代生活,一边是文化传承,时空对仗,雄辩清晰,浑然一体。新式民居与老派建筑在这片人口密集的川中丘陵地区矗立,共同奏响乡村振兴的乐章。

我忽的心血来潮:“宋局,放心,老朽助您一臂之力”!

一念起,万水千山, 

一念灭,沧海桑田。

哇!火烧过的老房子!

(2019.5.10)